“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更有创造力。”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功能环境与材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藏族专家王育华,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
今年43岁的王育华是一个50多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由他负责的“壁挂彩电与无汞荧光灯用新型发光材料的研制”课题,在短短5年内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三基色材料的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真空紫外发光材料机理及某些新技术制备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多亏国家支持藏民族地区发展的好政策”
王育华出生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厦盖村一个半农半牧的藏族家庭,曾由于家境贫寒而一度中途辍学。
“像我这样一个来自牧民家庭的藏族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能有今天的一点成绩,真的是多亏国家支持藏民族地区发展的好政策。”王育华说,“从小学到博士,家里就基本上没有为我负担过学费。特别是从初中开始,政府对上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补助,每名学生每个月都有30斤粮票、几斤油票和一些现金。”那时,每隔两个星期回家时,他还能省出些粮油补贴家用。
后来,王育华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高中,成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一中首届民族班的学生。政府对民族班每个学生在食宿全包之外,每个月还给15元的补助,这让他彻底没有了学习的后顾之忧。
1984年,王育华高考考出了360分的全班最高分,但同当时普通高校录取线390多分相比还有30多分的差距。“因为是藏族学生,我才能如愿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学习。”王育华说。据他介绍,合作一中首届民族班的同学后来都陆续进入了大中专院校深造,现在已经成长为各个单位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
“我是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才得以出国深造的”
1997年,硕士毕业后留在兰州大学从事了5年行政工作的王育华,在国家的资助下,远赴日本东北大学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藏族留学工学博士。在学习期间,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当时国际上刚刚起步的等离子体显示器(PDP)和无汞荧光灯用发光材料的研究,先后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并多次参与国际及日本国内学术讨论会,研究成果申请日本国专利4项。
2001年4月,完成学业的王育华如期回到兰州大学。“怎么又回来了?”见到以前熟悉的人,大家就像见了外星人一样问他这个问题。殊不知,此时的兰州大学正是人才流失最为严重的时期,不要说孔雀东南飞,连麻雀飞出去也不想回来了。而令同事更想不通的是,就在王育华前脚回国,后脚就有一家天津材料类上市公司开出高薪想把他挖走,被他婉拒了。
“我一定要回来,因为我是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才得以出国深造的,而国家的政策同时又是鼓励留学生回国效力,我怎么能享受完国家的一项政策后,又违反另一项政策呢?”谈到为什么当时选择回国并留在兰大工作时,王育华如是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育华数次强调,自己其实一直都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只有各民族团结如一家,中国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从一间2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1万元校长特批的科研启动费开始,到如今由20多间实验室和近50名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科研队伍,王育华的辛劳换来了巨大的成就。迄今为止,王育华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7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完成本人主持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课题1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留学回国启动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
王育华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整个团队的密切合作,而他正是整个团队合作的主心骨和推动者。
王育华在兰州大学各科研团队中率先实施每周一次的seminar(讨论发表会)制度。在每周一次的讨论交流中,无论是他本人还是老师、学生都各抒己见,热烈讨论。“通过这样一个方式,一方面可以沟通协调大家的科研进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大家间的交流,激活整个团队的活力。”王育华说,“这个seminar制度对我们的科研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正在把它向全校推广。”
在王育华的指导下,他的每个研究生基本上都能在SCI上发表至少两篇学术论文。2005级的硕士研究生苟婧在SCI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更是多达5篇。去年苟婧在兰州大学7000多名硕士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07年宝钢教育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硕士研究生。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王育华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解决学费问题;对于生活上困难的学生,他主动帮他们联系家教。
不但对科研人员呵护有加,王育华对待团队的非科研人员也是关怀备至。50余岁的实验室管理员老秦就一直被王育华当成大哥和整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伙伴。“虽然发表的论文上没有他们的名字,获奖证书上也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是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王育华说。现在,王育华每年都会从自己的津贴中拿出5000元,帮助团队中待遇相对比较低的非科研人员。
“一个科研团队是这样,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只有各民族团结如一家,劲儿往一处使,中国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真正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王育华说。虽然走的路离家乡越来越远,但甘南草原的一举一动时时都牵动着王育华的心。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藏区儿童走出来,在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帮助下,用自己的拼搏和奋斗,开拓出一条通往现代文明的幸福之路。
(《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2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