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先进类脑及量子存储计算”研究团队长期从事超低能耗先进类脑及量子存储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团队负责人为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内、国际纵向、横向项目以及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19项。目前在国际著名纳米及跨领域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用超过6000次以上。
为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萃英博士后、普通博士后,欢迎加盟!
一、专业背景要求
具有物理学、材料科学和微电子学等领域研究背景。
二、博士后岗位设置以及薪酬待遇
根据申请者的学术素质、科研成绩,可以申报“萃英博士后”或普通博士后。
(一)申请条件
1.萃英博士后
(1)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年龄35周岁以内,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良好的科研合作精神,较大的发展潜力。符合设站学院制定的学术准入标准。
(2)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可直接选聘为“萃英博士后”。
(3)应届博士毕业生可提前申请“萃英博士后”,在获得学位授予决议证明或者学位证书后办理进站。
2.普通博士后
(1)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研究的潜力。
(二)优厚薪酬
1.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 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人员研究计划(A档、B档、C档)者,在学校薪酬基础上,叠加全额发放资助经费。
3. 按照国家规定缴存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4.提供延期资助申请机会。
(三)晋升道路
1.在站期间,博士后可申请获得职称任职资格。
2.考核合格的“萃英博士后”及表现优异的“普通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条件和程序申请事业编制岗位,并享受相应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引进人才待遇。
(四) 贴心保障
1.在站博士后根据需要可租住学校周转公寓。
2.学校在办理落户、医疗和子女就学等生活方面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帮助博士后尽快融入学术和工作环境。
三、应聘程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代表性研究成果(含论文、各项阶段学历学位证书、获奖证书、项目批准书、专利授权书)以及推荐信(普通博士后2份,外籍人员、“萃英博士后”3份)发送至邮箱(xili@lzu.edu.cn并抄送liyong@zl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岗位-姓名-毕业学校-专业背景。
2.初审合格者,学院将开展同行专家评议。
3.同行专家评议通过将通知面试。
四、其他
1.应聘人员应认真、审慎填写个人简历,对所填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简历初选后对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尽快安排面试。
2.招聘长期有效,直至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团队负责人刘小晰教授,博士生导师,“萃英学者”二级岗。2023年入选国家有关人才项目专家。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开展自旋电子器件的低功耗类脑计算研究工作。研发成果突破了超高速,超高密度,超低能耗的适用于人工智能的内存技术;解决了人工智能“算力”受限的难题。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Electron、PRL等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90余篇,论文被他引5000以上,拥有国际授权专利6项,正在和等待专利5项。国家有关人才项目专家。
博士后期间团队支持
在工作期间,团队将与您携手,共同探讨,实践如何设计、加工、测试纳米自旋电子学器件。您将和团队探讨,实践如何在深入理解电子的自旋与轨道、自旋与波动、光子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基础之上,实现通过电场、电流、光子来控制电子的拓扑自旋结构有效方法。研究的中心将聚焦于电子的拓扑自旋结构在超低能耗信息存储、类脑计算方面的应用。在研期间,团队将深化您的纳米加工技术、自旋电子学、固体物理学等专业知识。团队在积极使用现有校级平台公用设备的同时,将通过高性能测试设备、系统的搭建,培养您系统控制所需要的计算机相关学科的知识。团队将为您尽可能地提供留学以及校际合作的机会。团队不仅培养您如何开题、设计实验、测试、分析,更会致力于培养您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语言的能力。把您培养成为国际通用的研究型人才是团队的目的。地处西北,团队深信,坚实刻苦的努力是实现课题成功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