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6名教师入选2024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发布日期:2025-04-05 作者:    编辑:夏雪宁    来源:

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物理学院薛德胜魏少文刘翔刘玉孝靳志文高大强6名教师上榜。

薛德胜,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磁性、磁化强度动力学和自旋电子学等工作。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书育人奖等多项荣誉。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成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入选者。

魏少文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年获甘肃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21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2014年获甘肃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黑洞微观分子新模型,发展了研究黑洞微观结构的一般方法,并将拓扑研究方法引入到了黑洞热力学。在包括物理顶级期刊Phys. Rev. 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20余篇SCI 学术论文,被引用6300余次。

刘翔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唯象学的研究瞄准粒子物理中的强相互作用非微扰问题,紧密结合新强子态及其相关新奇现象,在强子谱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理论精度上的突破在物理学术重要刊物发表300 多篇论文,其中Physical Review 系列论文 210多篇,被引用达一万千余次;受邀为Physics Reports等期刊撰写长篇综述,其研究成果对世界各大高能物理实验中的强子物理研究指导意义重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15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刘玉孝,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从事广义相对论、高维时空引力、黑洞物理和引力波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受邀为Physics Reports撰写综述文章,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200余篇SCI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9000多次。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0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1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2023年入选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

靳志文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入职兰州大学,组建新型半导体辐射探测技术科研团队。2023年获甘肃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4年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在X射线等高能射线防护、探测与成像技术中的应用,重点关注材料结构、物理机制及器件优化。近年来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包括:揭示金属卤化物与X射线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探测机制;明确A+/[MqXp]n-组分、晶体结构与材料性能间的构效关系;阐明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生长与耦合机理,为金属卤化物辐射探测材料的精准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高大强,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飞天学者,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批),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主要研究方向为弱磁传感器研制;新型能源存储和转换及可穿戴柔性器件研制;无铅压电陶瓷及其引用等。在Chem. Soc. Rev.,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连续多年获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23 202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终生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覆盖了10个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准确反映了高校等科研机构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