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10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生“最后一课”在城关校区格致楼1001隆重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肇西作为“授课教师”与毕业生们分享了学习生活经验,送上了毕业寄语。学院党委书记吴国军主持报告会,副院长刘翔教授、青年教师代表和全体毕业生参加活动。

张肇西院士开篇从“人生的课堂很多”“生活的考试随处都有”和“生活也有补考”与同学们分享了持续学习、学思践悟的重要性。他讲到,人生的课堂非常多,大学学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慢学习的脚步,要向周围的人学习、从实践里学习。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到处都有“考试”,检验着你的学习基础、思考能力,所谓“生活也有补考”就是要经常去总结、去悟以及去改变。

张肇西院士首先勉励同学们,要做好迎接人生新的转折的各项准备。对于继续深造的同学,他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希望同学们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决心和意志,潜心向学,做出有实效的成果。对于即将走向社会工作的同学,他提出要保持读书的习惯,向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学习,要谦虚谨慎,更要实事求是。对于即将出国学习的同学,他提出要文化自信,要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要敢于提问,表明态度。
他叮嘱同学们,要找对找准努力的目标,不要盲目的跟随别人的脚步,要在广泛扎实的实验中寻找规律,找出目标,不要荒废大好的时光和宝贵的精力。
在回答同学们“考大学时为什么选择物理”时,张肇西院士动情的回忆到,自己考大学所处的50年代,国家正攻坚克难研究制造“两弹一星”,科技强国是当时国内外形势的迫切要求,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热切期盼,青年人把个人梦想和奋斗与祖国各项事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国家需要而学习”是当时很多人选择专业的初衷。
动情的分享、真挚的语言,在座师生受到教育更受振奋。吴国军书记在总结中勉励同学们,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以“最后一课”为新起点,开启新的人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