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级:
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科学精神教育,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西南交通大学、坚永公司于2018年2月启动共建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中心面向西部地区及湖北武汉共34所“双一流”高校设立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根据中心《关于开展第八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兰州大学关于开展第八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将我院第八届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我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不含大一新生)
二、名额及金额
全校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10名,2万元/人。
全校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16名,1万元/人。
奖学金、助学金学院各年级可各推荐1人参加评选,学院最终各推荐1人至学校参加评选。
三、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爱国爱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师生好评。
2.热爱科技创新,熟悉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须撰写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艰苦奋斗、家国天下等事迹精神的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应着重突出心得、感悟,而非单纯讲述科学家事迹,字数不少于2500字。
3.学习勤奋,品学兼优,其中奖学金要求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居本专业前20%及以内;助学金申请学生须为学校2024-2025学年发文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测评成绩要求排名居本专业前30%及以内。
4.在校期间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者、休学或保留学籍者不具备参评资格。
注:参评学生在准备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学习心得、笔试、面试时可重点关注立德树人网、立德树人中心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发布的往届范文与相关科学家事迹。
四、评审程序
(一)学生申请阶段(10月9日—10月12日)
学生向所在年级辅导员提交申请材料并在新学工系统进行申请。
(二)学院评审阶段(10月13日—10月22日)
学院审核学生申请材料,根据《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分计算规则及考试范围》(见附件3)完成基础分(总分40分)评定,推荐1名学生参加奖学金评选、1名学生参加助学金评选,并在学院范围内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将学生申请材料报送至学生奖助中心。
(三)学校评审阶段(10月23日—10月27日)
学生奖助中心对申请材料进行复核,组织笔试和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笔试总分20分,面试总分40分(笔试、面试范围见附件3)。学校根据得分排名,确定拟推荐人选,在全校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报送立德树人教育发展中心。
五、材料报送
1.《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申请表》(附件1/附件2,纸质版一式两份,正反面打印,不得改变表格样式,同时发送电子版)
2.心得文章,同时附文本复制检测报告(纸质版一式一份,正反两面打印,同时发送电子版;心得文章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不得超过25%,否则将取消评奖资格)
3.《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推荐学生情况汇总表》(附件4,纸质版一式一份,同时发送电子版)
六、注意事项
1.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可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兼得;与其他社会类奖助学金不可兼得。
2.申请表内容一律电子填写,签名须为手签,院系意见由学院学工组组长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
3.若学生提交的所有个人材料存在弄虚作假,心得文章涉嫌剽窃、抄袭、套用他人成果或请人代笔的,一经发现,取消评奖资格并追回已发放的奖金,同时取消本学年所有评奖评优资格。
4.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推荐学生应自愿加入“兰州大学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成长小组”,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学年内,有义务配合学校进行事迹推优及采访报道等各项宣传展示工作;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并按要求至少开展活动1次;开展朋辈学业帮扶等相关活动不少于20小时。以上要求作为后续各类资助和评优的重要依据,请各年级做好考核和记录。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组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奖助工作组
2025年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