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至2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共同主办,兰州大学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医药类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医学物理通科教育工作组工作会议、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研讨会暨医药类大学物理虚拟教研室2024年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教育强国建设下的医学物理教育教学”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近60所国内高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医药类专业物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大会开幕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魏斌副教授主持。兰州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刘翔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热情介绍了兰州大学及物理学院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王青教授在致辞中阐述了教指委的核心工作,并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服务物理教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中的深远意义。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邱杰教授强调了提升医学物理教育普及度与覆盖面的重要性。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医药类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医药类大学物理虚拟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刘建强教授则详细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进展与未来规划,并对大会寄予美好祝愿。
本次会议精心组织了十三场高水平大会邀请报告,内容紧密围绕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医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一流课程与新形态教材建设、物理学在医疗设备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课程思政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大会报告聚焦前沿交叉与应用创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夏佳文院士以“新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为题,系统介绍了我国在精准放疗领域依托物理技术取得的最新突破,彰显了基础物理研究对尖端医疗装备发展的核心推动作用。
清华大学王青教授在“AI时代的物理教育”报告中,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深刻变革物理教育生态,并就如何利用数智化工具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效果、深化知识理解提出了前瞻性见解与实践路径。
北京协和医院邱杰教授在“现代放疗设备与创新技术”报告中,详尽梳理了当前放疗设备与技术的最新进展,特别强调了物理学原理在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进步中的基石作用。
兰州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建波教授基于多年教学实践,作了题为“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厚实基础,宽泛出口探索”的报告,分享了兰州大学在物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探索与未来教学重点的思考。

教学改革实践与协作平台建设成为亮点:
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杜颜伶教授、西南医科大学杨梦婷教授、重庆大学蒲贤洁教授、同济大学谢双媛教授等高校代表,分别就虚拟教研室驱动下的教学破壁实践、医工融合教学探索、医学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如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究性实验)、医用物理学课程数智化建设等主题进行了精彩汇报,集中展示了各院校在医学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一线的丰硕成果与创新实践。山东大学刘建强教授在总结性报告“医药类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与2025计划”中,系统回顾了医药类工作委员会和历届研讨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本届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并全面部署了2025年以深化医工融合、推进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工作任务。首都医科大学严华刚、中南大学杨开巍、滨州医学院闫鹏、湖南科技大学王艳辉等老师也分享了各自高校在物理学科建设及大学物理课程支撑医药类专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会议期间,还成功召开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医药类工作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重点研讨了委员会后续工作框架与子课题中期进展;召开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医学物理通科教育工作组2025年工作会议,深入研讨了医学物理通科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跨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规范化建设;召开了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医药类大学物理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交流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规划与要点,并汇报展示了教育部2023年教学研究项目中相关子课题的优秀成果,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本次会议是医药类专业物理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次高水平盛会。会议汇聚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成功实践经验,有效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了教学水平。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深化国内医药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培养创新型医药人才、全面提升各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晰指明了未来我国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重点方向,有力促进了本科教学的“新基建”,积极助力了“新医科”建设,对推动医药类专业物理教学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闭幕式由刘建强教授主持并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会议成果,并对兰州大学精心的会务组织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向赞助单位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谢意。与会代表也一致对会务组的热情服务和周到安排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