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9-03-07 作者: 编辑:sweet 来源:

在专款的资助下,我们在粒子物理、引力与场论、强关联系统计算、计算与复杂性等研究方向举办了多次小型研讨会。其中每次研讨会都有西部的兄弟院校的老师和研究生参加,具体情况见下表:

序号 会议日期 会议名称 会议情况
1 2010.7 2010年BES物理工作月研讨会暨兰州“强子物理与新强子态”研讨会 共有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所、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的60余位会议代表参加,并作了16个会议报告。
2 2011.8 第五届全国冷原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 与山西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147名青年学者参加。本校理论方向的青年教师、研究生积极参与到会议的交流中,开阔了眼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该会议也吸引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兰州市兄弟单位的同行参加活动,对推动西部理论物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3 2012.3 超核物理研讨会 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30余名学者、研究生参加。
4 2012.4 凝聚态物理中关联系统的数值计算研讨会 共有 23 场报告,包括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人民大学、重庆大学、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等单位的40多位境内外代表参加。
5 2012.7 “计算与复杂性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暨相关学术研讨会 兰州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共同建设“计算与复杂性联合研究中心”,阿伯丁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海军实验室、德国登堡大学、韩国庆北大学、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相关专家以及校、院相关领导等20多人在兰州召开了一次小型研讨会兼中心成立仪式,加强三方在计算与复杂性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6 2013.5 第十五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 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的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参会代表报告了中高能核物理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大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达到了很好的交流效果。此次会议由兰大物理学院、近物所、中科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中心、中科院高能所合办。
7 2013.7 弦/M理论、引力与拓扑场论2013研讨会 来自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Kore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宁波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参会人员很好地了解到相关研究方向的最新动向。此次会议由兰大理论物理交流平台与中科大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合办。
8 2014.4 量子耗散与量子调控学术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香港科技大学严以京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李新奇教授和邵久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郑晓教授、人民大学同宁华副教授、四川大学岑理相教授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30余名与会者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议在为与会者提供了关于量子退相干及其调控相关最新进展的一个交流平台。与会者就开放量子系统理论、量子输运、量子信息、量子相变和量子控制等前沿领域中的最新研究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讨。
9 2014.7 第六届QCD与强子物理国际研讨会 来自美国杰弗逊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韩国首尔大学、德国Julich研究中心、奥地利Stefan Meyer研究所、日本KEK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原子能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的112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会场讨论气氛热烈,讨论充分,会议期间达成一些合作意向。
10 2014.8 量子光学与量子调控学术研讨会 Taxes AM大学、北京计算科学中心、台湾成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山西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还吸引了包括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及青年学者20余人参会,为与会者提供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平台。
11 2014.9 第十届中国-新加坡物理前沿联合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参会人数约70人,包括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冯元平教授,Sow Chorng Haur教授等11人,以及来自国内19个科研院所及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及西北师大等师生30余人参会。研讨会为期三天,由大会邀请报告,分会邀请报告和自由讨论部分组成。大会邀请报告8个,分会邀请33个。报告的内容覆盖了当前凝聚态及相关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研讨会汇集了实验、理论及计算方面的专家,对这些议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本次研讨会对加强中国和新加坡同行在物理领域的合作交流、提高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的学术和科研水平以及拓展学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均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