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
发布日期:2019-03-22
作者:
编辑:康瑶
来源:
经典复杂系统:非线性与复杂性研究在兰州大学理论物理方向具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顾雁老师(现在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兰州大学开创了非线性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对兰州大学非线性方向的建立起到了奠基性作用。之后,顾雁、汪映海、赵鸿、王矫、严洁等对于符号动力学、混沌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处于国内研究前列。进入新世纪前后,赵鸿、陈勇等对于神经网络动力学开展了创造性研究;同时赵鸿、杨磊、李海滨、张勇等人在低维热传导问题做了大量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工作。2002年起,汪映海教授带领小组成员对针对复杂性科学前沿,对复杂网络结构、动力学与功能的相互依赖与耦合演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有教授3人(吴枝喜、黄亮、杨靖),副教授2人(关剑月、俞连春)。
量子复杂系统:国内量子混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徐躬耦、顾雁等老一辈学者做了开创性工作。上世纪90年代,杨孔庆教授带领罗洪刚、柳飞等在几何量子化与非线性动力学的结合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黄亮教授2010年回国在兰大组建研究团队,2012年兰州大学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阿伯丁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2016年全职引进B. Dietz教授,组建超导微波实验室,模拟复杂量子系统。团队成员与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开展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举办量子混沌年度研讨会,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目前在该方向有在职教授2人(黄亮、B. Dietz),硕士博士研究生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