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格致•创新”论坛第7期——孙良亭和段敬来研究员

发布日期:2020-10-20 作者:兰伟    编辑:吴婷    来源:

应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萃英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孙良亭段敬来研究员近日将作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参加!

【报告一】

目:离子源技术与我国核物理大科学工程发展

报告人:孙良亭 研究员

间:2020年10月21日(周15:00

点:格致楼3016

联系人:兰伟

报告摘要:

离子源是离子加速器的源头,加速器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对现代离子加速器的性能、效率、造价、规模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核物理的发展,世界范围内陆续提出建造了各种离子加速器,在核结构、新核素探索、高能量密度物理、QCD等核物理核物质前沿研究方向进行部署,并依托于这些大科学装置进行相关研究的深入探索或新领域拓展。我国核物理发展迎头赶上,十二五期间立项部署了强流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目标定位核物理、核材料等多个面向国际基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依托于HIAF,同时正在部署核物理大科学装置的中长期规划,如中国的电子离子对撞机EicC等。本报告将从核物理与大科学工程的发展需求,简述我国加速器离子源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个人简介:

孙良亭,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离子源室主任,加速器技术中心副主任。1999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从事加速器技术研究工作,2012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源、强流离子束产生及应用、离子加速器技术及应用等方向的研究,曾先后主持或以核心骨干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等。发表学术文章19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受邀做学术报告16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排名)、Geller Prize国际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科院优秀百人奖等学术奖项与荣誉。目前担任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HIAF的项目副总工程师,兼任国际离子源会议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ECR离子源会议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离子加速器会议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报告二】

目:中科院近物所核孔膜研究进展

报告人:段敬来研究员

间:2020年10月21日(周)下午1600

点:格致楼3016

联系人:兰伟

报告摘要:

高能重离子与固体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使材料发生结构上的损伤。对薄膜材料中的损伤区域(离子径迹)进行选择性蚀刻可制成多孔膜,即核孔膜。核孔膜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本次报告将介绍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孔膜制备、表征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个人简介:

段敬来,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纳米材料室主任,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重离子微孔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射线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近年来主持了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拔尖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重点项目等10余项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作为主管设计师和课题负责人还参与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先导专项和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