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本科生AI创新研讨班,该研讨班以“物理、AIGC、提问、创新”为关键词,吸引了对人工智能与物理学科交叉领域感兴趣的本科生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物理学研究及教学中的前沿应用与发展趋势,活动由副院长王建波教授主持。

7月4日晚,研讨班以一场直击“物理、AIGC、提问、创新”四大核心主题的专题座谈会拉开帷幕。王建波结合当下AI的实际发展情况,抛出探讨话题:“为什么AI看的书很多,知识很丰富,但是它对物理题和数学题的回答准确率并不让我们满意?”围绕这个话题,师生们就AI逻辑推理能力的局限性、物理问题的抽象性、数学模型的灵活性等维度展开探讨。王建波通过具体案例分析AI在数学、物理学应用中的瓶颈与机遇,指出数学与物理问题不仅依赖知识积累,更需抽象思维、逻辑推导和灵活建模能力——而当前AI虽能海量存储信息,却难以突破“算法式模仿”的局限,尤其在复杂物理模型的构建、数学公式的深层迁移应用上表现不足。

7月5日下午,研讨班进入实践环节。同学们4人一组,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尝试用AI辅助解决物理学课题,在小组交流的思维碰撞中深化对“AI+科研”的理解。在当天晚上的成果展示与讨论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AI的“双刃剑”特性:能快速整合文献、提供跨学科跨领域思路,但也存在回答矛盾、逻辑断层等问题。王建波对各小组的汇报作了点评,他肯定了同学们敢问敢想的精神,也指出了各小组探索方式的待改进之处。各小组汇报完毕后,王建波总结了同学们的探索经验,他提出,同学们需要在夯实基础的同时积极提出新想法、新思路,在利用AI解决问题的同时重视逻辑思维在科研中的关键地位。

此次AI研讨班的举办,是学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将物理学科与AIGC技术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勇于创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的良好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跨学科教育改革,探索更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物理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