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陈景升 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
题目:非共线反铁磁序的有效电学操控
时间: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00
地点:理工楼 1318
邀请人:刘小蜥 席力
报告摘要:
作为器件中的活性组件,反铁磁体因其可忽略的杂散场和超快的磁动力学特性近期备受关注,在实现高密度、高速存储器件方面极具潜力。目前,已实现通过电流诱导的自旋轨道转矩(Spin-Orbit Torque,SOT)来切换反铁磁序(Antiferromagnetic,AFM)。为实现节能存储,需进一步降低临界翻转电流密度。此外,在垂直结构中,尤其是无外磁场的情况下,SOT诱导的反铁磁序双向翻转仍未得到揭示,这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近期研究表明,得益于高轨道转矩生成效率,电流诱导的轨道霍尔效应(Orbital Hall Effect,OHE)可有效操控铁磁序。本报告中,将介绍通过源自金属锰(Mn)或氧化物氧化铜(CuOx)的OHE,在外尔半金属Mn3Sn中实现反铁磁序确定性翻转。尽管已证实Mn3Sn本身能够将轨道转矩转换为自旋转矩,但我们发现,插入适当厚度的Pt等重金属层,可有效降低临界翻转电流密度并提高翻转效率[1]。此外,我们通过实验证明,利用二维范德华材料二碲化钨(WTe2)产生的面内和面外SOT,可在手性反铁磁Mn3Sn中实现无外磁场的磁八极子垂直翻转,面外SOT打破了面内反演对称性,即使在多晶Mn3Sn中也能实现磁八极子确定性翻转。多晶Mn3Sn的切换比高达80%,远高于常见的20-30%,且临界电流密度也降至1 MA/cm²量级[2]。
[1] Zhenyi Zheng, Jingsheng Chen et.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15 (1), 745 (2024)
[2] Zhenyi Zheng, Jingsheng Chen et.al. Nature Materials (2025). https://doi.org/10.1038 /s41563-025-02228-4
个人简介:
陈景升,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他于1999年在中国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12月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2001年至2007年,在数据存储研究所(DSI)担任研究科学家。他撰写/合著了300多篇期刊论文,包括《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自然·通讯》《科学进展》《先进材料》《物理评论X》《物理评论快报》等,著有3部专著章节,持有10多项专利,并在国际会议上作了100多场特邀报告。他的研究工作被引用超过18000次,H指数为72。他的研究方向磁性和氧化物基非易失性存储器、自旋电子学、铁电隧道结、强关联氧化物材料。最新一代硬盘驱动器(热辅助磁记录技术,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HAMR)的磁记录介质采用了他的几项发明。获批了多项科研项目。他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会士,2022年IEEE磁学学会杰出讲师。